环保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环保新闻
毒地之上“粤北某地”的难言之隐
日期:2014/1/14 11:48:36 人气:6780

    中国公众在2010年开始关注土壤污染问题。2011年,是我们土壤报道的爆发期,集中了4年来近一半的报道数量。此后,土壤污染治理停滞不前,数据不公开,技术应用不足,也难有新闻报道。而土壤的重金属难题,也成此领域最大话题,我们的报道也基本集中于此。
    “你不能写地名。你就写‘粤北某地’。” “为什么?” “因为签协议时有保密的要求。”
    一
    正午的阳光下,几名妇女蹲在地头,分装砂糖橘。一辆货车停在旁边。
    “这里的砂糖橘很清甜。”老板斜挎着包,递给我一个砂糖橘。
    味道确实不错。但我还是不知趣地问:“这儿有污染吗?”
    一个小姑娘口齿伶俐地说:“没有。现在要找没有污染的地方,就到我们农村来。”
    可一小时前,村干部们都对我说,这里污染很严重。“小时候,我就在河沟里摸鱼。黄鳝、泥鳅、福寿螺都有,现在一个生物都没有了。”五十多岁的村支书邹经全说。
    我问老板:“砂糖橘卖到哪儿去?”
    “广州的水果批发市场,至于最终卖到哪里去,就不知道了。”
    十年前,这些地都种水稻。某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邬法天(化名)说,种出来的大米百分之七八十镉含量都超标。有的农民自己吃,有的卖了。
    二
    我去的这个地方,应该是全国中重度污染农田的1/5000万。不久前,国土部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五千万亩左右。
    2013年,这块农地被农业部指定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这个位于粤北山区铅锌矿周边的试点,规模应该在3000亩。
    在中国,工业污染场地的修复因房地产开发获利巨大之故,已初步形成商业化运作模式。但对污染农用地的修复,因难以实现收益,各方并无修复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国家和地方只做了一些农用地修复的科研项目,最近才开始小规模地推广应用,资金来自政府。
    这里应用的是邬法天所在团队的科研成果。之前,邬法天在这里做了四年实验,租了几亩地,在玉米地里套种一种叫东南景天的植物,能够大量吸收镉。1公斤东南景天最多可含镉100毫克,是其他植物含量的160倍,种一次东南景天吸收的镉相当于种26次玉米。
    每年10月份种植,次年2月初收割,留下几厘米的茎,再长一季,7、8月份枯死。收割的东南景天焚烧或填埋。连续种三至五年,土壤就可得到修复。每亩每年治理成本两三万元,包括种苗的培育、人工等等。
    “3000亩试点,实际上只搞了几百亩,原因是农业部拨款有限,需要地方配套,但地方配套不积极,配套少。”邬法天说,“我们在这里推广的低累积水稻只有几百亩,套种东南景天不到100亩。”
    邬说,其在该地采用的治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针对污染程度低的地方,推广种植低累计农作物品种,即吸收镉的能力很低。水稻、玉米、菜心都已筛选出了这样的品种。
    第二种治理方式是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如砂糖橘基地套种东南景天。
    2013年12月25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找到了套种了东南景天的砂糖橘林地,实际亩数只有1.1亩。
    三   
    “你不能写地名。你就写‘粤北某地’。”邬法天说。
    “为什么?”
    “因为签协议时有保密的要求。农民不知道土地被污染,如果你写出来了,农民可能向政府、企业索赔。”
    其实,农民怎会不知道污染呢?铅锌矿就在家门口。解放前,英国人就来开采煤矿。1980年代开采硫铁矿,1990年代以来开采铅锌矿和钼矿。
    村民们都用被污染的河水灌溉庄稼,种出来的大米镉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两倍。后来改种花生,但一开花就死。十年前,改种砂糖橘。全村有近3000亩耕地,现仅剩稻田“十亩八亩”,其他都改种砂糖橘了。
    如今,村民都知道河水、井水都不能吃。自来水水源是附近干净的河流。
    教授邬法天称,在广东省,土壤污染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韶关、云浮、清远等粤北山区,因开采矿山导致的污染。
    实际情况远比邬教授所言严重。广东省国土资源厅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三级和劣三级土壤占到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总面积的22.8%,主要超标元素为镉、汞、砷、氟。
    两年前,我采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日远时,他建议,不要买南方某市路边摊上的蔬菜,“因为都是本地蔬菜,重金属含量较高”。
    全国土壤污染多大规模?国家曾开展过调查,但数据却秘而不宣。专家们一致认为,南方比北方严重,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重金属污染越严重。中东部地区、矿山开采冶炼区的土壤负荷已经到达极限了,约70%的土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四   
    上午11点多钟,阳光温暖。地里铺着黑色的地膜,栽种近两个月的东南景天软软地躺在地上,毫无生气。它们到了明年2月份才会旺盛生长。
    这块地的周边都是砂糖橘,但挂的果很少。现在本该是最旺的季节,但遭受了黄龙病,产量大减。正常年份,全村产量为5000吨,2013年仅两三百吨。好年成每亩收入1万多元,2013年3000元,不够成本。
    “别处也有黄龙病,应与污染无关。砂糖橘很少需要灌溉。”村干部说。
    在该村,除了邬教授套种的东南景天,中山大学和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也小规模推广应用了低累积水稻和果树品种。
    “以前砂糖橘收成好的时候,农民是不配合实验的。”村支书邹经全说。
    村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污染。直到如今,这个受到国家农业部关注的污染地,大部分菜地仍使用污染水灌溉。
    2013年12月25日,我和村干部们一起在村委会吃午饭,一盘青菜,一盘豆腐炒肉片。
    我问:“这青菜是哪儿的?”
    “附近村民种的,拿到街上卖的。”
    我见他们吃得若无其事,一个到了嗓子眼的问题被我咽了下去:这青菜的镉含量会不会超标呢?
    转自南方周末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