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餐饮“湘军”出圈启示录
日期:2022/10/14 15:07:58 人气:1168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方周末,作者陈宁



7月,盛夏的一天,陈彦如和团队小伙伴一起来到长沙郊外的山林,一边在溪水里玩耍,一边为新上架的冰粉拍摄宣传照。同一时间,在长沙的市中心,苏桂英正在自己门店里拍摄小视频,“饰演”一个被员工抬杠到说不出话的领导。


陈彦如是辣卤品牌盛香亭的新媒体运营。尽管入职了一家餐饮企业,但她几乎没有做过一天服务和餐饮。她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在公众号等平台上和食客们互动,“隔空”摸索他们的喜好。冰粉的宣传照以露营风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陈彦如配上小清新的文字:“高温炸醒夏天散落在明亮的地上河,一场雨袭来淹没攀升的温度,城市中的烟火就蔓延到了山林间。”


苏桂英则是老牌餐饮徐记海鲜·蓝麒麟店的总经理。在过去20年间,她从“端盘子”做起,凭借出色的门店服务一步步晋升。可现在,她发现以往的经验不够用了。除了做好服务业,她还要成为“演员”。此前,苏桂英首次参与拍摄的一条短视频意外爆火,从10万赞到100万赞,让所在的门店成为“网红打卡地”,也让人到中年的她第一次感受到网络的传播力。


盛香亭是近几年来活跃在各大商场的长沙创新热卤品牌,徐记海鲜则是二十多年来以经营特色海鲜为主、涵盖经典湘菜的餐饮品牌。从长沙这座“网红城市”出发,他们的店铺在全中国攻城略地。除了依靠餐食美味,选择以更具时代气息的互动方式,缩短与食客的距离,是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


近年来,湘菜以及诸多从湖南起家的餐饮“湘军”品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涌入大量新一线城市。香辣的口味、方便家常以及品类丰富的各色小吃,让它们成为新消费者热衷的选择。而在口味之外,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这些品牌为何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对于餐饮这个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行业来说,地方菜系和餐企又靠什么走出区域?


这背后或许是一段关于数字经济时代餐饮业如何“出圈”的启示。



上网:餐饮人的“必备”新技能

 

陈彦如制作的夏日水边图文,很快就获得了一万多人次的浏览,引来许多网友留言。一位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说:“真想再回长沙,去岳麓山寻找自然,也是在长沙认识了盛香亭。”一位名字有鲸鱼图标的网友说:“可以去小盛的产品研发部寻找自然吗?”


陈彦如则在后台假装正经地回复:“可以写500字申请书走个流程试一下。”

2018年大学毕业后,陈彦如加入盛香亭,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打理微信公众号。彼时盛香亭刚成立两年,他们要把热卤这种传统街边小吃,做成席卷全国的连锁大生意。


陈彦如从未有过餐饮行业的工作经验,但这并不影响她对餐饮的理解。在这个河南姑娘看来,“热卤”热腾腾的汤汁里,藏着现代年轻人追求个性的价值观。“每个人吃到的味道可能都不一样,自己定制的口味,一定是你喜欢的。”


陈彦如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思维方式,先天带有“网感”。在他们眼中,万物皆可数字化,他们熟悉互联网的语境,擅长捕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微妙情绪,知道如何与人们更“贴近”。


但对于在餐厅里摸爬滚打了20年的苏桂英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所在的徐记海鲜创立于1999年,是餐饮“湘军”的老牌子。尽管模式成熟,但眼下,他们最想要的是走进年轻人的市场,树立新的品牌形象。很自然地,短视频成了他们的选择。


2019年,苏桂英最初被邀请出镜时,她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当时,她所在的门店位于长沙市中心,来店里“打卡”观光的人很多,于是这家店被选为了徐记海鲜短视频拍摄的地点。


拍视频的团队都是年轻人,脑洞大开,设计了一个“婆婆用钱劝退准儿媳”的故事情节,而婆婆的角色缺少一位年长的女性演员。勇于尝试的苏桂英了解剧情后,同意试试。在镜头里,她穿着毛皮大衣,单手摇晃红酒杯,对年轻的女孩说:“听说你们家是卖虾的?你配得上我们家儿子吗?”说完推过去一张支票,霸气发言:“请你永远永远离开我们家儿子。”女孩走后,“儿子”跑过来质问,大声辩解:“可是,他们家是徐记海鲜啊!”苏桂英拿酒杯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她双手扶住杯子,喝了一口酒,故作镇定地说:“应该还没有走远,赶紧去追。”


徐记海鲜的剧情短视频收获了不少点赞。(资料图 / 图)


这样一条看起来有点“恶搞”的视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苏桂英回忆:“那天晚上,整个团队都感觉出乎意料,从10万赞到100万赞,仅这一条视频就把账号做‘活’了。”


这是苏桂英完全想不到的。从那之后,她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从客串变成了领衔主演,不仅本色出演店长“苏妈妈”,还要根据剧情需要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在他们拍摄的视频里,还有门店的服务员、厨师、领班。在工作不忙的时候,大家都要空出时间拍视频。这成了本职工作之外另一件重要的事。脚本创作和视频剪辑则请了专业人员,根据当下的网络热点进行题材创作。


“不同的风格我们都会尝试着去拍,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市场里有多少粉丝,粉丝喜欢什么样的风格。所以用不同的人拍摄不同风格、不同人设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新老餐饮人都发现,借助互联网增加互动和趣味性,并以此主动走近食客,是一种远比过去更高效的方式。


网感:一种奇妙的共情

 

苏桂英说,“网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需要通过实践来摸索和验证那种属于自己的特质。

事实上,徐记海鲜一开始也尝试用高颜值的小姐姐来制作视频,但效果平平。直到苏桂英客串的视频火了,徐记海鲜的“剧情类IP”视频风格才定了下来,苏桂英的人设也逐渐清晰——一个正能量、关怀员工、爱引导的店长,用或搞笑或走心的剧情去戳中粉丝的内心。


这就是徐记品牌用户喜欢的形象。这条视频引起了很多餐饮人的共鸣,苏桂英去外地餐馆交流时,经常被认出来,有的服务员直说:“我喜欢你们的视频,想来应聘。”不仅如此,更多网友也对徐记海鲜这家“老店”产生了兴趣,“来我们家打卡用餐的时候,看到我特别惊讶,‘我以为你是演员呢。’”


这种新营销方式,几乎彻底颠覆了徐记海鲜过去带着“酒楼”“高端”等标签的形象,但也从某种程度上给这个老品牌带来了“新生”。有粉丝基础后,做直播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做好的菜品放置于聚光灯前,幕后的厨师也走至台前,大龙虾、面包蟹、象拔蚌也带着它的滋味撞进了感官之中。


陈彦如入职以来,几乎一刻不停在维持着与网友的联系。她的日常工作除了编辑和发布活动文章,还包括管理线上的“小盛留声机”,这是盛香亭在公众号上开辟出来专门收集食客意见的渠道。


每天,“小盛留声机”大概会收到10至20条留言。陈彦如会把其中的投诉立刻转给相关门店和客服部门,给予食客合理的解释;剩下各种各样的建议,则成了盛香亭的“路标”。比如“能不能开通储蓄卡,可以买来送给亲戚朋友”,于是,盛香亭在小程序里增加了储蓄卡购买服务。很多食客留言说想喝到他们喜欢的饮品,盛香亭就在主食和小吃的研发以外,增加了冰粉等老少咸宜的糖水。


让陈彦如印象最深的一条反馈,是一句玩笑般的感慨,“好想把吃剩的卤汁带回家拌饭啊。”但正是这句反馈,推动盛香亭的研发部从中获得灵感,推出了一款卤肉饭。


这样“有声必应”的态度,让很多人愿意在公众号上与盛香亭互动。陈彦如有意识地把握“距离感”,“我们的观念是把食客当成自己的朋友,而不仅仅是当作顾客,沟通时我就用平时跟朋友讲话的语气去回复他们,可能他们也会觉得很亲切。”


盛香亭公众号文末留言区总是很热闹。(资料图 / 图)


通过后台数据,陈彦如分析出互动最活跃的是18至30岁的女性,她们名字和头像很可爱,留言的口吻朝气活泼、轻松有趣,其中很多人甚至保持了长期互动,“在后台我能看到网友的留言次数,有的人达到三四十条,相对于盛香亭一个月发三条推文的频率,毫无疑问是‘铁粉’了。”


借助微信庞大的生态效应,盛香亭通过小程序和公众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品牌营销+运营+客户反馈的线上经营模式。自加入盛香亭以来,陈彦如几乎没有做过任何与生产餐食有关的工作。但通过数字化平台与用户打交道,她却成了非常了解食客需求的人。


重构:数字化改变餐饮业

 

与过去不同,随着消费者口味越来越多样,在餐饮品类越来越丰富的当下,想要赢得消费者好感,靠的不仅仅是美食。能否“走进”食客内心,建立起稳定便捷的联系,成为食客信赖和选择的衡量因素。


作为盛香亭门店负责人,张胜男也有自己的心得。她所在的门店周边是商务办公区,在工作日的中午,总有一批常客到店吃饭,她一见人就大致知道谁要点什么餐品——但这还不够。在客流爆棚的高峰期,要想更快速地引导食客,她必须尽一切可能提升餐厅的流动性。


盛香亭在2019年初开始开发微信小程序点单服务,起初图标较小,信息混杂,点单区的引导不清晰。为了让更多食客就餐便利,去年,盛香亭重新设计了界面,让它变得更加简洁、流畅。


开发小程序后,顾客进店坐下即可扫码,客流高峰期盛香亭店内秩序有所改善。(受访者供图 / 图)


很多年轻人会主动使用小程序,从公司来门店的路上就下好单,到店后直接取走,不用排队等候,节约了宝贵的午休时间。

一个小小的程序,渐渐带动了行为模式的改变,进而解决了一个行业的顽疾。这种点餐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在写字楼和商场之间流行。负责小程序运营的袁正觉得,“私密性”也是小程序受欢迎的原因,“点单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选择,而排队点单时,后面的顾客总会给你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催促着你。”


张胜男在门店会放置推荐小程序点单的标识,收银人员也会向排队的顾客提出建议。为了鼓励小程序自主下单的食客,盛香亭会不定时推出优惠活动,并针对不同食客的点单习惯发放优惠券。


通过小程序后台的点单数据,张胜男还总结出不同顾客群体的点餐画像。“小朋友主要吃不辣的菜品,爹爹阿姨那一辈的会更想尝试比较创新的小吃,例如虎皮鸡爪,既是卤味,又比较软糯,很适合他们。而年轻人的口味则捉摸不定,不同时段有不同的选择。”结合自己对周边顾客的熟悉程度,张胜男可以帮助门店提升备餐效率。


在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之外,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走进”食客心里。数字化的运营方式不断改变着张胜男的认知,也让他在食客的认可和喜爱中获得了成就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数字化带来的改变,在老品牌徐记海鲜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从大排档起家,徐记逐步成为长沙家喻户晓的品牌,近年又通过数字化推动自身发展。(受访者供图 / 图)


徐记海鲜成立之初,只是一家长沙市区内的大排档。1999年,徐记的创始者因为一个朴素的想法而开店,那就是“让普通老百姓可以吃上海鲜”。湖南地处内陆,食海鲜不易,当时只有在国营宾馆才能吃到。徐记将海鲜搬至路边。二十多年来,徐记从大排档,慢慢发展成遍及长沙市、湖南省,直至全国的连锁品牌,又打通了全球的海鲜进货渠道。


苏桂英等一批最早的员工,也从服务员一步步成长,当上了店长,“从什么都没有出来打工,到买车、买房、结婚生子。”二十多年来,苏桂英感觉变化最大的,一是员工的收入,二是徐记的服务。“从开始简单的问好、倒茶、上菜,到现在提倡亲邻睦里的服务观念。”


到了数字时代,服务的内容又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一家好餐厅的评价指标越来越多,尤其年轻人更加挑剔。在选择极为丰富而信息获取又十分便利的时代,更吸引眼球、更具互动氛围、更有“网感”的餐厅才更容易被看见、被偏好。


和苏桂英一样,冯春也是老资格的店长。2016年,徐记面临着“如何让品牌更加年轻化”“如何触达更多年轻客户”的难题,她被调去负责客户运营,开始尝试数字化转型。


自2016年开始启动数字化运营以来,冯春和团队注意到外卖的巨大需求。尽管过去品牌定位“酒楼”,但他们还是立刻跟上,在主流平台上开通了外卖业务。“外卖成为堂食最有力的补充,给食客提供了更简洁、更快捷的消费体验,同时让食客感受到,不管是堂食还是外卖,不同形态得到的体验是一样的,而不是随着场景变化而有差异。”


此前完全没接触过网络平台的老餐馆,开始一家一家地上线菜单,设计菜品图文介绍,推出优惠方案,维护评论区,做品牌主页……审美不断地在贴近流行文化,拍摄照片从简单的对着拍,到寻找角度、调整灯光、做图片设计,到现在拍摄高清动图,文案也从纯文字到加上各种各样的图标。


为了给食客带来新的感受,徐记在内部管理上也进行了数字化变革。他们是企业微信的重度用户,已经将有关企业日常办公的一切都搬到了线上。“不仅是业务在线化,而且办公流程化、数据流转化,全国所有的门店有同一的标准可以执行,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可以高效协同,这样给食客的体验才更加一致。”


而在菜式和口味上,徐记又针对不同地域进行了调整,从以往的连锁模式,到更加尊重当地的消费习惯。这也是在数字化转型后发生的改变。“通过线上渠道收集意见、分析数据变得更方便,我们的价值观逐渐由围绕内部变为围绕外部,以客户为中心。”


无论是主推街头小吃的轻餐饮,还是经营海鲜大餐的老品牌,通过数字化的营销和管理,都从区域走向了全国。数字化让餐饮商家和顾客之间产生新的连接,也由此建立起一种更轻松、更贴近、更稳固的关系,超越食物交易的表层,抵达充满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境界。


而这些细微的故事,可能正是近年来众多餐饮“湘军”能够快速出圈的“密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