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咏梅和刘勰
日期:2023/9/11 18:10:05 人气:25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周末双人物盲盒继续开讲。这周热搜上都是疑似张柏芝被家暴和傅首尔老刘要离婚等消息,世事纷纷扰扰,人生高深莫测,每个人无论成败都有自己的课题要解。

最近有个句子挺好,万家灯火的灯芯是女人,所以我今年写了好多女人,我喜欢观察女人们。娱乐圈里越来越淡定的三个女人,其中两个莫过于舒淇和赵丽颖,舒淇就是“松弛感本感”了,而赵丽颖也脱颖而出,最近她在《GLASS》中文版封面的一组大片,其松弛大气程度不亚于舒淇。


她说,“相信我,以我现在的这个年纪跟能力的话,我不至于被这东西影响,所以现在出门啊,很喜欢自己走路,其实我在生活当中是没有人会意识到我的存在的,我很享受,然后也觉得,是时候了。”内核足够稳定了,可以享受孤独了。


她在跟曹可凡的采访中说,“对自己没有要求,你还活什么劲啊……你如果没有价值,你存在有什么意义,老天把你放在这里,难道就是让你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一生吗?我一定要找到我的价值。我想开拓,我想突破,我想有一点点不一样,可能那个一直在超越的人是平庸的自己,是那个很容易被打败,或者很容易消极的自己。我失意,我就接受,我得意,我就风光,不想压抑自己该有的情绪。”人间清醒语录,自然霸气。


我们现代语言,强调的就是内核稳定,它不仅仅是表层的情绪稳定,它还包括深层次的智慧觉醒,人心若是像芯片一样,一直能迭代升级,苦乐皆可加固内核,那真是不错。


只是赵丽颖和舒淇,前面我都已经写过了(《宋慧乔与舒淇》《风吹半夏,半夏成风》)

很多人说,你好八卦啊,怎么今年写那么多明星。其实我只是觉得,公众人物总是存在巨大的社会导向力的,我想把顶流里的美好挖掘一下,然后跟我欣赏的那些女性精神、文化价值结合起来。再用双人物的形式,顺便把古人也携带出来。最典型的是上一篇《胡歌和虞集》,能够打捞出一些具有现代气质或现代影响力的古人,我就很开心。其实,我在秦圈写人物七八年了,一直做的只有一个主题,就是研究人的精神到底能到达何种境界和价值。因为中国人的绝学,就是修身。找到自己的内核,一直修炼,就是意义。


刚刚我提到三个人,最后一个,也是最经典的一个,是咏梅。我觉得,她是娱乐圈宁静淡定的源头之一。感觉只要她出场,就觉得,暗流和潜规则也有作用不到的地方。


最近她参演的《孤注一掷》在东南亚爆火。这部影片紧扣反诈骗主题,以两位普通青年男女的命运为线索,揭示了一个惊险而精心策划的网络诈骗的内幕,同时反映了人性的善恶较量。这也是一种文化输出,我觉得跟瑞幸的酱香咖啡在韩国爆火一样。


咏梅扮演的女警,其实是有原型的,是温州反诈中心的柯海鸥。其实,女性力量在警队里的发展,也可以仔细研究一下,总能一鸣惊人。比如中国第一女警雷敏,16岁入伍,17岁被中国第一支女子特警队破格录取,抓捕过毒贩,参与过汶川救援,创造了57秒徒手攀登5层楼的世界纪录;还有任长霞,这位登封“女神警”,“百日破案会战”得到人民爱戴,但40岁车祸遇难,后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在警方成功击毙犯罪头目后,咏梅饰演的赵东冉,既温柔又强大,她的表演松弛自然。此前,她还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之《回归》中饰演警察莲姐。这位天然脸的第一号召女侠,总有一股魄力,让人敬畏。


赵东冉拥抱着受惊的小男孩时流露出的自责和无奈,层次很丰富,因为她明明已经尽力阻止了犯罪,却还是难以完全避免一个孩子目睹了这样的暴力。咏梅总能使得人物立体。


因为她懂人生,在历尽千帆之后,有更好的核心系统,可以输入输出,保持鲜活。她说过,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和感受,日后有机会表现在大屏幕上的。她总是不紧不慢。


我最欣赏咏梅说的,“我不喜欢那个焦虑的感觉,所以我就花时间把它解决掉了。”其实,关键问题和困扰,最不应该躲和急躁,反而更应该把自己端正了,好好地审视自己、与自己对话。花巨量的时间,集中精力想明白,用什么方式可以让自己沉稳。


所有能够加固内核的东西,都值得花时间精力。这方面最好的代表,就是我最喜爱的苏东坡,我的新书就是围绕他的哲学和底层逻辑,用99个app阐释他的精神内核,书也做得像一部手机大小,可以随身携带,拿其精神和情趣傍身。


咏梅说话做事都是缓缓的,气息都是平稳的,我最近读杨定一的时候学习到,人应该用横膈膜这个“第二心脏”(古人所说的胸臆)呼吸,慢一点,这样寿命长,人不应该呼吸过多,有时候反而要闭气,让血红素不再抓着氧气不放,人就会松弛自然。


再强调一遍,中国人的绝学,其实就是修身养性。先处理好跟自己的关系,后面才是跟别人和环境的关系。人一直对外,进攻,索取付出,成败,都是营营,但人的大患,其实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和皮囊(老子的“吾有大患,及吾有身”)。有时候,人需要防御,精神上修复一下自己,构筑好内心的防御系统,外界发生任何变化,都少为所动,是因为自己永远知道下一秒要做什么,当下要解决什么。


咏梅说,“感受到生命的那个重量以后,很多问题比较容易能看淡。你不要执着在那个事情上,就比较容易放下,有些东西你是改变不了的,那你能改变什么呢,就是你能让自己安静下来。你丰富自己,你去过生活。”


对啊,情趣傍身而不是情绪缠身,才是真生活。


她还说,“一个人要有自己内心归属的东西,不会被外界改变的东西,那个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赵丽颖也在说差不多的意思,一个人历劫过、也成功过,人生容量大的时候,好像更愿意修炼自己、更新自己、迭代自己。


我觉得真正淡定从容的人,就是因为内心有核心,且她所有的取向,大起大落的学习曲线里,都有可以润透核心的那些要素。所有好的东西都可以为我心所用。


对于女人而言,年龄焦虑其实是最表层的焦虑,所以,她说“不要为迎合审美,放弃变老的珍贵体验。年龄会带来一种确定感,脚踏实地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连她的话语系统都变得很稳定,她在很多场合,都安静地说这一句话。


咏梅获得金鸡奖女主角的时候,对时间、真实致敬了。她说她要对得起她的名字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渡”。

我前两天看了一本书叫《缠足》,这个从12世纪蔓延到20世纪的小脚游戏,在当时是时尚的、有美学意义的(连李渔都极力推崇)、是习惯成自然的、是免于辛勤劳动需要的,一场既美丽又丑陋、既非自愿亦非强迫的灰色“事业”。其实跟现在的整容削骨为美,几乎是差不多的社会逻辑。


咏梅说,“改变别人是比较难的一件事,独善其身吧,不要让欲望带着你跑,你要自己管自己,自尊自爱,有独立思考能力,我相信可以自己打拼出一个世界,可以走出自己想要去实现的一个目标。”


很多人最近问我,怎么坚持写作,坚持一天读一本书?我说,每天练习,形成强大的惯性。自己发心的强力,后来会演变成自然的推力。只有真的有内核的决心和发心,才是义无反顾的。人的心,在这个时代是最重要的,没有第二个更重要的东西。


说回咏梅,在喧闹的时代,她的这份宁静致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现身说法的意义,挺好的,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

她的人生其实也是起起伏伏的,但是依然跟丈夫,原来的黑豹主唱栾树相濡以沫。这在现代就更珍贵了。


栾树年轻时候喜欢音乐和马术,想开马场,她没有二话,全力支持。后来创业失败,加上其父亲去世,她都陪在他左右。2013年,咏梅失去双亲的时候,也到了至暗时刻,“眼泪是被锤出来”。栾树也陪着妻子安静地呆着。


他们之间不需要以孩子为纽带,就这样相互安静地陪着,就是一生一世。他们一起晒太阳,看书,疗愈,过日子,然后四年过去了,她去拍了《地久天长》,就获了国际大奖。人其实应该允许自己进退自如,出世入世间相对自由地切换,因为自己不选择,无常也会帮你转换。


咏梅也喜欢体育。这个内蒙女子,喜欢马,也喜欢沙袋。所以,她精神松弛,身体紧致。


我觉得人真的应该身心合一,了解自己的身心,每天日积月累的东西,用自己的核心接着、消化着、提炼着、拔高着。这一切,都不是一般文青的体验,而是哲学般的自我修炼。


黑塞的《悉达多》里说,“内心我之源泉,必须拥有自己的阿特曼。其他一切都只是寻觅,走弯路和误入歧途。”“一切未受尽的苦,未获得的救赎都会重来。苦难从未改变。”


有一部法国电影叫《将来的事》,娜塔丽是个中年女人,一个中学教哲学的教师。她虽然看起来很平静、宁静,但岁月其实磨平了她的激情。随后危机一个接一个发生,比如当过模特的母亲抑郁,而她的丈夫出轨。


中年女性的共性危机不就是如此嘛,她还没有小孩带来的问题。25年的婚姻状态中,她始终是妻子、女儿和母亲的角色,事业也只是机械重复。


有时候,老天逼着你改变,必须重启自己的生活。她把母亲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养老院,然而母亲还是走了。在葬礼的那一天,她在公交上大哭,然后抬头就看到了前夫和情人。影片讲述得平平淡淡的,仿佛连哭笑都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虽然身在巴黎,到处都有艳遇和肉体慰藉,但她其实更需要的是内心的出口。她感慨,果然生活才是最深刻的哲学。那些猝不及防的东西,才是我们面对内心修炼,最好的道场。


原来不仅中国人需要修身,外国人也是啊。好好地过自己的生活,至少从重新回到自己的心里开始,将来的事,自然有将来的发展。把自己还给自己,养了孩子,也养了母亲,该好好地再养一遍自己了。


前夫可以若无其事,切换成全新的、自选的生活模式,她却有一大堆的内心残余需要收拾。她扔掉了前夫假惺惺送来的花,先是扔到家里的垃圾桶里发现塞不下,真是塞心啊,然后到了外面的垃圾桶,扔掉花之后,转念一想,把装花的袋子收回来。


对,这一细节,格外让人感动。她自己的心、自己的东西,不扔。把一切做好隔离,断舍离,把自己还给自己。


人都是孤独的,也因为有核心,而自在,一切没有核心的自洽,都是精神胜利法。就像苏东坡说的“独化”一样。


《将来的事》伊萨贝尔·于佩儿演得真好,这些中年女子们,都出神入化了。幸好国内,也有咏梅。


“于极迷处识迷则处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我一天一书看了两百多本,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坛经》和《文心雕龙》。人聚集能量的时候,要把自己润透。用这两本把自己润透,我觉得很好。

为什么刘勰的意义这么大?我们来仔细看看他的人生。


刘勰(467~522),字彦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生于江苏镇江。南朝时期,乱世总是有“佳人”,他们突破了传统的窠臼,在自我发展上,找出一条条新路,自然有新鲜思想流出。


人啊,总要变得不平庸,才不负历史,不负自己。


刘勰是汉朝皇族后裔,祖先是刘邦最长庶子齐王刘肥。著名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在《文心雕龙创作论》里说,刘勰出身于家道中落的贫寒庶族。


据说,其父亲刘尚在他7岁的时候战死,20岁的时候,母亲也走了。他只能当孤勇者。


《梁书·刘勰传》“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他的人生轨迹,就是失去双亲守孝三年之后去了寺庙。


对,他来到京师解决生计问题,踏入建康的钟山名刹——定林寺。这是一家皇家寺庙。在学问高深的大师僧祐身边耳濡目染,然后在寺内丰富的藏书里深耕学问。


学习好、接受和吸收能力强,也是生存能力。史书记载,“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搞学问,在古代也生存得下去。


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只是在寺内搞学问。十几年间,他就在构思和写作《文心雕龙》。为什么不注经,而是另辟蹊径搞文学?因为他非常懂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非常努力地挖掘和聚敛自己的核心。


据说,30岁的时候,他曾做了一个美妙的梦,梦中拿着礼器跟着孔子。他更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个儒家人。所以,为自己设计两大目标,一是穷则独善以垂文,著书立说,树德建言;二是达则奉时以骋绩。


所以,他知道自己就是想去做一番事业,有一番得意之作,他的心就是个儒家核心。其实,自己想做什么,且不“精神内销”(刘勰语),可以完完全全输送给事业的时候,是最有心流的。


在此之前,他也写过佛学论文《灭惑论》,也想注释儒家经典,但是觉得这两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比如注经不如当世大儒马融、郑玄。


所以,他敏感地发掘自己的优势,大概做了类似SWOT分析,觉得文艺方面还缺乏一部大制作,当时还只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等等小制作。

32岁时,他开始花大精力写文艺理论方面的著作,写了五年,共3.7万字,最后取名《文心雕龙》。


37、38岁了,人到中年,那颗核心已经沉淀得不错了。他去拦了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的车,自荐这部书,这部让自己脱胎换骨,一心一意要写出来的著作。好在沈约真的赏识,觉得他深得文理。


自此,他开始了16年的为官生活,38岁从政,15年间,做过县令,六品太子府机要秘书等。但他的仕途并不显达。昭明太子不在人世之后,他就回归到寺庙里,而且这次真的出家了,他的法名叫慧地。


人生路,不可测。但至少,他建构过的内心系统和文字世界里,有原道、有神思。我最喜欢他所阐释的“神思”——“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秉持自己的内心,做什么事再累也不累。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